御书楼,本名宸翰楼,是清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文端公祠堂的一部分,创建于康熙四十七年(1708),1996年迁移至文庙前。宸翰楼因珍藏康熙皇帝手迹而得名。吴琠乃康熙朝重臣,入阁九年,晚年为首席大学士,深得皇帝器重,多次受赠诗文、书法。对于康熙皇帝墨宝,吴琠生前,访名工巧匠,把这些墨宝镌刻在汉白玉石之上。逝世后,其子吴时谦修吴公祠堂时,特建“宸翰楼”一座,将全部石刻嵌在墙壁上,以图永久珍藏。御书楼珍藏石刻共48块,每块高35公分,宽100公分,大小均等。楼分上下两层。上层嵌16块,其中15块共写127字,是康熙的题跋和临米芾的一首律诗。其余一块,上写46字,是康熙书赠进士吴时谦的一首诗。楼下共嵌藏32块,有3块是空白,有两块刻得是吴琠“谢恩辞”,其余27块是康熙写的“千字文”和72字的赐赠跋语。全楼总计共保存康熙皇帝手迹1346字,全部楷中带草,笔势深同米芾真传。在书刻前后分别附有康熙的自用“康熙宸翰”“洲鉴斋”“稽古右文之章”“龙天主人”“佩文斋”“万几余暇”和“康熙御笔之宝”等印章。
康熙临米芾《千字文》
康熙临米芾《千字文》,系康熙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琠卷,共一千零九十四字,钤印“渊鉴斋、康熙宸翰、稽古右文之章”三方。全卷一气贯之,笔笔不苟,尺幅之长、文涵之深,堪称其传世墨迹之最!
吴琠,字伯美,号铜川,山西沁州(今沁县)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年)进士,选授河南确山县知县。因招抚流寇“垦田益岁”有功,康熙十三年(1674年)以“卓异”入为吏部主事,历升郎中。洁己奉公,黾勉尽职,节节上升;内任光禄寺卿、兵部侍郎、左都御史,外任湖北巡抚、湖广总督等职。三十六年(1697年)充会试总裁,进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。三十九年(1700年),吴琠因久劳成疾,右臂麻痹,带病再任会试总裁官。六月,为嘉其行,御书“风度端凝”额赐之。四十二年(1703年)五月二日,玄烨在畅春苑听政毕,传旨召张玉书、吴琠、陈廷敬等至澹宁居,特赐吴琠临米芾《千字文》卷,跋云:“吴琠为人宽厚和平,持己清洁。先任封疆,文武军民受其实惠者,至今颂之。朝中之事,面折廷争,必得其正。朕甚重之,故书于后以纪其大臣之体。”吴琠得此殊荣,隐痛克己,勤勉政务,终于在四十四年(1705年)病卒任上。
吴琠为官清廉,人品优长,为朝廷股肱。曾先後八次受过康熙皇帝的题赐,有御书匾额二、御书上谕一、御书对联二、御书诗扇二。吴琠后人在籍建宸翰楼一座,刻御书於汉白玉石,嵌壁以珍藏。
以文治武功垂世的康熙帝,政治之暇,颇好书射,尤喜临摹米芾、董其昌等名家之作。据《康熙起居注》记载: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,御弘德殿,詹事沈荃进呈奉旨草书《千字文》,供康熙借鉴学习。可见,此摹米长卷堪称临书佳品,故恩赐重臣以示褒扬。
康熙临米芾《千字文》为康熙手迹之珍品。其无论书法造诣,还是文化价值,堪称一绝,拓本为海内外方家争相收藏。
稀世珍宝——陶帖
沁县文物馆馆藏《致远堂法书》碑碣,系清乾隆六年(1741)沁州籍进士张孝扌呈 巡游江南时于友人处所得,次年求名工刻石成诗碣,并以《致远堂法书》名义广传后世。该碑碣为汉白玉石,共九块,大小一致,每块高35厘米,长110厘米,其中七块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《拟古》《杂诗》十二首,二块刻历代名家题跋。
陶潜(365—427),字渊明或元亮,私谥靖节,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军、彭泽令,后归隐田园,自谓羲皇上人。陶渊明诗作兼平淡爽朗之胜,语言质朴自然。《拟古》《杂诗》十二首,从“荣荣窗下兰”到“我行未云远”皆见《陶渊明集》,落款为“丙辰岁八月下噀田舍书与云公渊明潜”。按提款中“丙辰”推断,此作应当写于义熙十二年(416),陶渊明时年53岁。
晋代书法作品极为珍稀,宋代已十分难觅,陶帖(《致远堂法书》)通篇潇洒飘逸,奔放酣畅,其书法造诣极高。从用笔上看,方圆兼备,刚柔相济,开后世赵佶《千字文》一路狂草书风先河,用笔钩连和曲直交错,翻折、顿挫、侧笔神出鬼没,中锋圆笔线条又开后世怀素一路狂草先河。从运笔上看,运笔迅疾,使转纵横,线条的游丝牵带与飞白,字与字之间快速流走,狂放跌宕,笔势挟风雷,来去不可遏止。从气韵上看,信笔写来,气畅神融,意多于法。作为一代隐逸文学大师的手迹,此帖在陶渊明研究和中国古代草书钩沉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。
该帖更为珍贵之处,还在于著名历史人物的手迹和钤印得以传世,从南朝到清代观瞻此贴并题跋的有十六人,印章20多枚。除南朝的袁昂、冯道根、徐勉、沈约、陈霸先、韦粲,唐朝的武则天、狄仁杰、崔玄暐、郭元振、韦嗣立、姚崇,南宋的王十朋,清代的张孝扌呈 等均题跋外,该帖前后还留有“虞老樵、养齐珍玩、凤阁审定真迹、云龛赏玩”等多枚图章,无论是书法还是印章都十分难得,一贴集中了数十位名人大家的文墨资料,堪称历代藏品之最,何况陈霸先、武则天乃帝王之尊,徐勉、狄仁杰、崔玄暐、韦嗣立、姚崇等都是著名政治家,袁昂、沈约、王十朋为当时著名学者。在沁州人张孝扌呈 的努力下,经过1600年的风云际遇,终于走到今天。
从收藏传承来看,陶渊明在落款中称“书与云公”,“云公”是谁?袁昂题跋中有“此杂咏乃书与云龛上人者”,袁昂(401—540),生于齐梁之世,官司空,擅长书画,是当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,比陶潜小36岁,对陶应当比较了解,可见“云公”即“云龛上人”,贴后有“云龛赏玩”印章。而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沈约(441—513)曾亲自从陶贞白(陶宏景)处所得,在题跋中说的十分清楚:“杂咏诸篇,为贞白陶先生所收,以余爱玩,辄用为赠览矣”。陈霸先起初为梁的大将,又是陈的开国皇帝,在乱世兴替中获得此贴实属正常。到了统一兴盛的大唐,凤阁舍人韦嗣立将这件藏品献给武则天,武则天的书法造诣颇深,领群臣“奉敕同观”,被认为是难得的珍品:“朕欣然循览,知晋代风标,朝野一致,如陶潜者,世徒谓其文咏可念,不知运笔静秀,楚楚娟娟,如深谷芝兰,无人自媚,询可玩重,永炳千秋。”御览后珍重地盖上“凤阁审定真迹”印钤,揽入皇家收藏。辗转到了南宋,绍兴年间得中状元的王十朋(1112—1171,南宋著名政治家、诗人、一代名臣) 偶然得到这一墨宝,“千秋伟人,只字足重,况累篇长翰,至今完好,非有神物护持未易几此,焚香静对,生爱更生敬也。”王十朋自称太原王氏,这件传世千年的瑰宝首次与山西人结缘,若干年后又被另一个山西人张孝挰从民间捞起,“岁辛酉,余于友人处得所草杂诗十二首,古劲流遗,墨迹宛然,遂携至京。每一展玩,辄不忍释手”。张孝扌呈 ,字隽升,沁州梅沟人,乾隆元年(1736)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、五朝国史纂修官、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,乾隆六年他在巡视江南时见到此贴,为了“以供天下后世知好事者观之”“爰访名工,镌之贞石”,晚年将刻石遗于后人。张氏后人尝拓而鬻之,拓本流传世间,远至海外。
1939年7月日军侵占沁县,期间三次派兵到梅沟张家威逼掠夺,张家后人深埋保护才免遭劫难。新中国成立后,张氏后人张广文、张广居、张广文、张怀玉等于60年代将全碑献给沁县人民政府,现藏沁县文物馆。1991年武则天纪念馆拓印此碑,于1993年复制立碑于庙内。《致远堂法书》《陶渊明草书真迹》珍品精影本广行于世,当合张公孝扌呈 “物之美者,不可秘而弗传与传之不广且久”之志。